儿童泌尿系结石冲击波碎石术
转载自:石不再来
尿路结石概况
儿童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成人,儿童尿路结石占尿石症全人群的1%-3%;而在某些地区(如中国新疆地区)这一比率可能接近30%,这可能与当地的饮食结构、儿童的营养状况、遗传代谢有关。在发病率的性别比例方面,相关的临床调查显示:儿童尿路结石患者中,0-5岁、6-10岁、11-18岁男女患儿比例均接近1:1
儿童尿路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儿童继发性尿路结石的发病原因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代谢异常、泌尿系畸形、感染、遗传因素、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等。代谢异常是儿童尿路结石的主要原因,据不同文献报道,大约30%-80%的儿童尿石症患者具有代谢异常,主要包括高钙尿症、低枸櫞酸盐尿症、高草酸尿症、胱氨酸尿症等。此外泌尿系畸形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膀胱输尿管反流、长期泌尿系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均可引发儿童尿路结石。代谢异常目前被认为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可见遗传因素是儿童尿石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已发现了三十多个致病基因,包括数个单基因遗传性肾结石基因。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肾结石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但遗传因素与儿童尿石症的发病有多大关联,未见相关报道。环境因素包括气候饮食等。而包括三聚氰胺奶粉、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头孢曲松类药物等成石因素所导致的儿童结石说明儿童尿石症的复杂性和易感性。
儿童尿路结石诊断
儿童泌尿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一般基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个别需借助器械检查。尿常规为诊断儿童尿路结石提供了重要线索。
儿童尿路结石患者临床表现与成人相似,腰痛为最常见症状,肉眼血尿、腰酸、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也较常见,肾绞痛则比较少见,常伴有反复发热恶心、呕吐贫血营养不良,婴幼儿有时可表现为排尿时哭闹不安。肾结石患儿可能较长时间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特别是较大的鹿角形结石,发现时多积水严重有时以腹部包块就诊,部分患儿合并先天畸形,长期得不到处理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一、X线腹部平片(KUB)
是小儿泌尿系结石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有研究认为对怀疑有肾脏结石的患儿应首先行放射线检查,在诊断输尿管结石方面比超声敏感,同时由于小儿不存在盆腔静脉石,不需要与远端输尿管结石鉴别,更突出了X线检查在儿童尿石症诊断中的优势。
二、超声检查
不但能显示结石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其合并病症,而且对X线不能发现的阴性结石也能有典型声像,容易诊断,对肾积水的敏感性高,可较早发现尿路梗阻病变,对肾积水的诊断不需要造影剂,也不受肾功能的影响,但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由于易受肠气干扰,常常仅表现为肾积水,而未能发现结石,此时若肾积水及输尿管扩张不明显,则容易漏诊。
三、静脉尿路造影( Intravenous Urograghy,IVU)
可以准确显示结石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肾功能情况及有无解剖畸形,也能通过造影剂有充盈缺损提示阴性结石的存在,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但是对肾积水较重,肾功能差者价值不大,特别是急性肾衰患儿被视为禁忌,因为造影剂可加重肾功能损害。
四、螺旋CT扫描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利用螺旋CT对尿路结石检出率高,可以检测出透Ⅹ线结石、CT值>200HU的阴性结石,发现难以发现的肾脏小结石和阴性结石,同时结合CTU成像,更可以进一步明确结石与尿路的解剖关系,对于存在尿路畸形伴结石的患儿尤为适合;MRI不是诊断尿路结石首选,但对输尿管结石也能清晰显示并明确诊断,结石T加权像和T2加权像均呈低信号灶,而输尿管积水则T1加权像呈低信号,而T2加权像呈高信号,故可清晰辨认。
五、逆行和穿刺顺行造影
对较大儿童能配合者可以考虑,较小儿童因不配合,往往需要硬膜外麻醉或全麻才能完成,巨大肾积水患儿若先行肾穿刺造痿后,则可顺行造影,此时操作比较方便。
六、结石成分分析
对于儿童尿路结石的诊断,我们往往重视临床诊断,而忽略了病因诊断,使得结石复发率居高不下。研究认为对儿童尿路结石进行病因诊断意义更为重要,结石成分分析是关键,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分析结合代谢异常分析,大致可确定其结石类别及病因,并确定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为结石防治奠定基础。
七、基因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的基因诊断已成为可能。基因检测的内容包括:更准确地诊断基因型,更精确地测定饮食和环境因素与不同基因型的相互作用,以及用基因评判个人患结石的易感性或潜在危险性等。对于来自有复发性结石患者家族的儿童,更应施行基因检测,也有少数学者对病因诊断持不同看法,认为对儿童进行代谢分析的意义并不大,就算事先知道存在代谢异常,对降低尿路结石的患病风险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SWL与儿童尿路结石
近年来,随着腔镜碎石技术与设备的日益完善和提高,输尿管软镜碎石、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开始被更多地应用于儿童尿路结石。即便如此,SWL在儿童结石的治疗中仍然占据着至为重要的地位。2017欧洲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指南指出:儿童结石患者对SWL的适应证和成人类似,但儿童对结石碎片的排出情况要好于成人,长期的随访研究显示:冲击波碎石的短期清石率为67%~93%、长期清石率为57%-92%。
SWL在儿童结石治疗中的显著地位是由其碎石效果决定的,原因在于:①小儿组织器官内的含水量较成人高,使得冲击波在体内不易衰减更容易发挥治疗作用。②儿童的结石形成时间相对较短,含钙类结石主要以二水草酸钙为主(很少出现一水草酸钙为主体的结石),结石结构疏松,更易粉碎。③冲击波通过儿童身体的距离较短。④儿童输尿管顺应性高,更易于碎石排出。 儿童上尿路结石的外科治疗指征与成人相似:①顽固性肾绞痛;②持续性尿路梗阻并发肾功能受损;③结石体积进行性增大;④反复性尿路感染。儿童结石sWL的适应证是:大于4mm的肾输尿管结石,并发疼痛、反复发作的血尿肾功能减退、肾积水,2017欧洲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指南指出:儿童肾结石即使负荷大于2cm(表面积大于300mm2)也是冲击波碎石的很好适应证。并发感染发热及凝血功能异常时则为禁忌证,需先改善感染症状及凝血功能后再进行治疗。目前,SWL已经成为治疗儿童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起初,对于儿童应用SWL,并无明确界定,而且至今对冲击波的电压和次数也未作出明确规定。当时曾担心冲击波会引起儿童肾脏发育障碍和功能损害、引起骨骺中心破坏而致体格生长发育改变、引起生殖器官的不良反应以及高血压之类的潜在性晚期并发症。对此2017欧洲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指南明确指出:目前值得关注的是冲击波对尚未发育成熟的肾脏和周围器官的安全性和潜在的生物学效应,一些短期和长期的临床研究均显示:即使是高能量下的冲击波也没有显示出不可逆的靶器官功能损坏和形态学改变。另一方面,在出现肾功能下降时(即便是短暂的),降低碎石能量和减少冲击波次数对保护肾功能是有益的。目前以改良式低能量Puivert技术(表8-3-1)为代表治疗儿童尿路结石,疗效满意。方法是降低每次的冲击电压,增加总的冲击次数,通过逐步递增放电电压来达到碎石效果。这方法的优点是利用皮肤电刺激性效应使皮肤神经受体脱敏,降低痛感。在低能档位下,焦点更为精细,不会漂移,中靶率高,组织损伤较轻。
表8-3-1 Puigvert技术电压与冲击波次数的关系
儿童SWL与成人SWL有所不同的是:儿童尿路结石多继发于代谢异常、尿路畸形或尿路感染。治疗前应仔细了解泌尿系形态和功能的各项检验指标,充分估计术后碎石的排净能力和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同时应注意纠正代谢异常。学龄前儿童在SWL治疗过程中配合差,体位易移动,因而应有良好的麻醉和妥善的固定。一般采用全身麻醉,效果可靠。对患儿的固定宜根据机型设计专用托板。对学龄儿童中配合较好者,可给予麻醉性止痛药,有时冲击处皮肤外用局麻药EMLA(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的低熔混合物)也可完成SWL治疗。
儿童输尿管较细,如果结石较大,可能会形成石街,对此术前可置入双J管加以预防,但其缺点是造成排石延缓。但也有人认为儿童的排石能力较强,一不必常规放置双J管对此2017欧洲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指南指出:相较于成人因结石负荷而需要在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在儿童结石患者中并不多见,先期留置的双J管可能会减低单次治疗的清石率。 儿童SWL术后并发症通常较轻。血尿发生率大约为40%,仅为成人的一半。术后轻度腹痛较多见,但很少发生严重绞痛,而且服用适量止痛药易于奏效。脊柱严重畸形的患儿术后可能发生咯血,胸部X线平片可见肺基底部浸润,这是由于冲击波通过肺部或在肺部释放所致,一般可自行消退。儿童SWL中至今未见死亡病例报道。
来源:泌尿结石冲击波治疗【主审 叶章群 孙西钊 主编 顾晓箭 张犁】